商務 & 財經
-
長壽時代,做自己人生的CFO
2024-02-20
-
博德維獨創新品 - “全透明氣膜體育館”亮
2021-05-20
-
斯凱奇GOWALK以舊換新活動登陸六城,百店聯
2021-05-18
-
地球日|百事公司“與藍同行”攜手零售業巨
2021-04-22
-
致力保護環境 蓋璞集團將全面淘汰一次性塑
2021-04-22
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霍村,清晨的薄霧剛從湖面散去,霍師傅像往常一樣劃著小船開始了一天的勞作。但與以往不同的是,這位新時代的蟹農手中不僅拿著捕撈工具,還有一項新科技——區塊鏈,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都能實時看到這群大閘蟹的成長歷程。 ![]()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大隴鎮霍村 區塊鏈為螃蟹驗明正身 “只要掃描蟹扣上的二維碼,就能看到這只螃蟹的一生。”霍師傅拿起一只剛出水的大閘蟹向記者演示。手機屏幕上立即顯示出這只蟹的詳細檔案:環境監控數據、養殖周期、捕撈時間、產品檢測報告和包裝發貨等信息。 ![]() 吃小蝦、玉米長大的有機大閘蟹 今年以來,霍大文鮮生與酸果科技合作,引入區塊鏈技術構建大閘蟹全程溯源體系。在過去,市場上以假亂真、以次充好的現象屢見不鮮,外地蟹冒充的情況時有發生,嚴重損害了優質蟹農的利益。 “現在我們每一只正宗霍村大閘蟹都有了數字身份證。”霍師傅介紹說,9月份上市的螃蟹普遍在3-4兩,到了10月就能長到3.5-5兩,其中特大號6兩以上的占比約10%。這些關鍵數據都被實時記錄在區塊鏈上,無法篡改。 ![]() 每只蟹附帶溯源碼 有機養殖的數字化革命 在霍師傅的養殖基地,每年投放約20萬只蟹苗,與普通養殖不同,這里的大閘蟹享受著特殊待遇。 “我們的螃蟹除了吃有機玉米和野生雜魚,還有湖里野生的螺絲加餐。”霍師傅算了一筆賬:每年要消耗約1.5噸有機玉米和50噸野生雜魚,“這些都是區塊鏈溯源記錄的關鍵數據。” ![]() 每年消耗50噸野生雜魚 通過酸果科技區塊鏈溯源技術,蟹塘的氣溫、濕度、風速等數據實時上傳至區塊鏈平臺。消費者掃描二維碼時,可以通過數據記錄,見證大閘蟹的生長環境。 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在村里,區塊鏈等新技術正成為農民的新農具。螃蟹養殖、銷售、融資各環節都實現了數字化升級。農村“土貨、湖鮮”飛出大山變身高端食材、農民變成“新農人”、數據變成新農資——這一切正在村里悄然發生。 ![]() 農村“土貨、湖鮮”飛出大山變身高端食材 隨著酸果科技加大農業領域投入,區塊鏈等技術正從“陽春白雪”走向“田間地頭”。 據《2024年農業區塊鏈應用白皮書》顯示,2023年農業領域區塊鏈技術應用規模同比增長近7倍,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接受并使用這些“新農具”。 酸果科技CEO王諾表示:“此次大閘蟹項目,是酸果科技用數字技術守護傳統農產的創新實踐。我們以區塊鏈為每一只螃蟹鑄造‘不可篡改的生長檔案’,從霍村廣義圩的清澈水質,到每日投喂的玉米與野生雜魚,甚至專屬的螺絲加餐——所有細節都被真實記錄。酸果科技愿以區塊鏈溯源之力,向全球傳統農耕文明致以最崇高的禮贊。” 夕陽西下,霍師傅將當天捕撈的大閘蟹裝箱發貨。每一個包裝箱上都印有醒目的二維碼,等待著消費者掃描驗證。從村里到全國各地,這群帶著區塊鏈身份證的大閘蟹即將完成它們的旅程,也見證著數字鄉村建設的勃勃生機。 未來,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深入,霍村模式有望成為鄉村振興的樣板,推動更多農產品實現從生產到消費的信任傳遞和價值提升。 |
2024-02-20
2021-05-20
2021-05-18
2021-04-22
2021-04-22
© 2012-2019 深圳尚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Powered by Ceoim ! X3.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