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務 & 財經
-
長壽時代,做自己人生的CFO
2024-02-20
-
博德維獨創新品 - “全透明氣膜體育館”亮
2021-05-20
-
斯凱奇GOWALK以舊換新活動登陸六城,百店聯
2021-05-18
-
地球日|百事公司“與藍同行”攜手零售業巨
2021-04-22
-
致力保護環境 蓋璞集團將全面淘汰一次性塑
2021-04-22
“我是一名先天唇腭裂患者,18歲的時候在四川華西口腔醫院做了第一次唇腭裂修復手術。”感受到醫美改變生活的她,在朋友的介紹下又有了一次醫美體驗。沒想到的是,這次體驗卻讓她深陷自卑當中,“25歲時,我在一家小美容機構做了L型硅膠假體隆鼻,你們可以看到,現在我的鼻子是不對稱的,這次手術完全沒有改善鼻子基底問題,反而導致疤痕增生,鼻孔越來越不對稱,鼻小柱歪曲。” 8月6日,在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首階段情況及趨勢發布會上,年輕女孩羅莉通過講訴自己的故事向大家發出警示,“希望大家如果做醫美項目,一定要選擇專業、規模大一些的醫美機構。”羅莉并非個例,艾瑞咨詢高級分析師賴貞在發布會上介紹,每年因黑醫美致殘致傷人群高達10萬。“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.3萬家,而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,合法醫美機構僅占行業的14%。在合法的醫美機構中,依然存在15%超范圍經營的現象。” ![]() 依次為:新浪高級副總裁鄧慶旭、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秘書長朱美如、新氧科技CEO金星 啟動行業自律行動 引入多方力量參與監督 5月21日,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與新氧科技聯合啟動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。該行動設立觀察員機制,引入多方力量參與自律監督。據了解,人民健康、央廣網、中新網、南方都市報、每日經濟新聞、財經國家周刊、21世紀經濟報道、界面新聞、36氪、鳳凰網健康、醫美視界以及美業觀察十二家媒體擔任首期媒體觀察員;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前任主任委員、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院長郭樹忠,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牙頜顏面醫療美容分會會長、中日友好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徐寶華擔任首期醫生觀察員;新氧社區專業作者白小薇擔任首期達人觀察員,以各自視角為自律行動獻策獻議。 談及自律行動的首階段情況,新氧科技副總裁、新氧風控委員會負責人張力明表示,“5月21日-8月1日,新氧平臺累計攔截問題機構58家,疑似違規或超范圍執業醫生14685人次,涉嫌違規、違法醫美商品12099例,總處理違規內容29729條。此外,新氧還處理違規日記9180篇、處理未打碼日記1743篇、違規總封號351個。”同時,新氧還充分發揮在自身的技術優勢,將發現的眾多醫美機構違規、違法經營線索提交給國家監管部門。 ![]() 新氧科技副總裁、新氧風控委員會負責人張力明 行業自律行動進入新階段 重點打擊“生美違規做醫美” 盡管首階段的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已收獲了可觀的成績,但依舊與風朗氣清的行業環境愿景有很大差距。黑醫美的生存土壤并未完全鏟除,特別是在“生美變醫美”這樣的違規或超規經營中,由于整個服務往往在線下完成,因此監管機構和行業協會往往難以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管。對于新階段行業自律行動的關注重點,張力明指出,“生美機構和醫美機構的概念長期被混為一談,很多消費者因不清楚兩者的差別而誤入生美機構做醫美,導致醫美事故發生率上升。”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打擊黑醫美首先要打擊的就是“生美違規做醫美”,下一階段的自律行動應落腳于沒有合法資質的機構、醫生,揭示和打擊不法行為,持續凈化行業風氣、優化行業環境。為此,中國整形美容協會、黑貓投訴平臺、新氧科技聯合發布了中國醫美行業規范發展倡議,號召合法合規開展醫美服務,嚴查“生美做醫美”現象,維護專業醫美醫師聲譽,持續打擊惡意營銷,形成整肅醫美藥品、器械規范制度化,共同促進行業凈化,捍衛消費者健康安全。 與此同時,中國網、北京商報、齊魯晚報、封面新聞、成都日報、成都商報、虎嗅、億歐、動脈網、美業新緯度、多肽鏈、美創會、醫美行業內參、國民健康美容網等第二批媒體觀察員,將充分發揮媒體監督屬性,參與到醫美行業規范發展中。 |
2024-02-20
2021-05-20
2021-05-18
2021-04-22
2021-04-22
© 2012-2019 深圳尚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Powered by Ceoim ! X3.4